全部城市

詹建强「医疗」全能 盼发扬中西医学

2013-04-09 21:40    发布者:游客    评论:0    浏览:4031
康乃尔医学院(Wei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教授和临床医师詹建强,同时担任「BioTime」亚洲有限公司及「OncoCyte」公司医疗长。他日前荣获「ExecRank」授予的「全美首席医疗长」(Top Chief

康乃尔医学院(Wei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教授和临床医师詹建强,同时担任「BioTime」亚洲有限公司及「OncoCyte」公司医疗长。他日前荣获「ExecRank」授予的「全美首席医疗长」(Top Chief Medical Officer for 2012)荣誉。

该奖项旨于肯定詹建强在肿瘤科、血液科、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治疗的研究成就,以及表彰他机具影响力的学术报告和出色的医务领军才能。

「ExecRank」是评审范围涵盖30个专业领域,考察各领域杰出高层主管或专业人士,在专业成就和同行认可度等方面进行的全球性权威排行。「ExecRank」的排名是当今在美国被最多被使用和对业者进行评价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被数以百计的高层主管冠以「权威排名」称号。

詹建强出生长大于香港,且于1988年来到美国,现是美国执照医师,他的专业是在临床试验、医务咨询与管理、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1992年,作为毕业生代表以一等荣誉生成绩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药剂学院毕业后,詹建强随后获得了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和科研博士学位。他在纽约长老教会医院(New York-Presbyterian's Hospitals)完成了内科、血液科和肿瘤科的专业临床培训,后来成为康乃尔大学医学院教授和临床医师。

在詹建强的医学院任期中,他在大型制药公司赞助的各个研发阶段执导了超过十项的临床试验。他曾在康乃尔大学医学院Ansary干细胞研究所担任过高级研究员,发表了30多篇由同行评审的研究和临床论文,其中一些刊登在着名杂志「自然(Nature)」、「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细胞(Cell)」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詹建强曾在「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担任抗肿瘤药品开发的审核官。最近,詹博士被邀请作为中国卫生部第三类科技评估委员会顾问,对于干细胞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进行监管和制定标准。同时他也是中英「王朝计画」的统筹顾问,并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建立一个国际临床医学合作基地。

詹建强分析自己对医学研究充满热情的原因,归源父辈三代人的中医从业史,并且詹建强母亲的教育工作,更让从小学时起的詹建强有超乎常人的钻研精神。詹建强笑称,小时候家人就是这样医学和学习教育双管齐下。詹建强还表示,虽然自己是西医,但父辈的影响让他对中医也有浓厚兴趣,希望把中西医结合成果发扬光大。

詹建强曾成功发表过众多对医学有推动作用的学术论文,其中在2006年在全球医界权威自然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中发表的名为「干细胞的定向归巢功能」(Cytokine-mediated deployment of SDF-1 induces revascularization through recruitment of CXCR4+ hemangiocytes)的文章,并自此为干细胞的准确应用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

由于詹建强在医疗界获得种种突破性研究成果,2009年他受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邀请,共同筹办了在北京的「第一届中美干细胞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论坛」,詹建强表示从那次经验交流中获益良多。詹建强一直以贯彻三词口诀来获得成功,那就是「谦卑、务实、高效」。詹建强表示,「我只是位医疗工作者」,以这样的准则服务病患,并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架起中美医学学术交流的桥樑。

对于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詹建强预测,发展必定全球化,尤其是治疗疾病方面。未来将会是药物治疗和细胞技术治疗混合使用的局面,也有可能最终将细胞技术工程代替药物治疗,他希望将自己在美国的经验带回到大中华地区,「无论人在何方,只要医者将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将必定为人类造福」。

对于研究及从医之路上对他影响深刻的人,詹建强不禁回忆起曾于麻省理工大学药剂学院研究时,认识了曾获过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William Lipscomb教授,两人成为良师益友。詹建强表示,当时已80余岁的Lipscomb教授那时在哈佛大学做研究,是Lipscomb教授教会了他什么是谦卑。那时的Lipscomb教授有个「非常活跃的实验室」且已极具威望,他曾说过一句话,译成中文便是「活到老,学到老」。詹建强又说,Lipscomb教授谦卑的为人方式也让他受益终身。他记得Lipscomb教授常说:「我们不要认为发表过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就能高傲」,因为医学和科学都是进步神速的学科,即便现在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很可能会在明天就被推翻」。

通过与Lipscomb教授的接触,让詹建强时刻谨记每一天都有会新的医学科技出现,如果停止钻研必定落后,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等到詹建强到纽约长老教会—康乃尔医院(New York-Presbyterian's Hospitals/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后,Lipscomb教授的两个孙子对白血病和干细胞医学方面很感兴趣,便将他们送来实验室请詹建强亲自带领,指导他们参加英特尔科学奖的竞争。恩师的两个孙儿竟成为他实验室的两个学生,,这奇妙的缘份就好似「知识的传承」。

詹建强对再生医学研究的热情,却是与因肝癌去世的父亲有关。詹建强表示,父亲是在等待换肝的期间过世的。他因此感悟到 ,何不研究出让患者致病的器官或组织能够自行产生新细胞,自行癒合的方式?

父亲的离世对他产生极大的激励,让他在再生医学取得了成就,只是,「很可惜,父亲等不及了」。

32 顶一下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评论总数:0

网友评论